中國水産頻道報道, 龐大的人口基數、中産階級消費者的崛起以及在商務社交方面對海鮮及高檔海鮮消費的傳統使中國成爲全球最大的海鮮消費國之一,同時也是全球高檔海鮮産品的主要消費市場。 每年全球各國都有大量的龍蝦、海參、鮑魚、魚翅、帝王蟹等優質海産品出口到中國,這種需求給全球海鮮生産商帶來了利潤增長。 中國和西方家國在海鮮的消費模式和習慣並不相同,中國消費者的産品認知、類別偏好、細分以及對其質量認知方面更加注重。 作爲潛在的重要動機,民衆主要關注美味、新鮮、營養、高品質生活、顔色外形、人際關系、食欲、質量保證、高檔食物、稀有食材、健康和飲食習慣偏好。 中國海鮮消費群體細分 中國主要大型水産品交易市場分布 從消費區域來看 東部的百姓海産消費量高,而且消費市場下沉渠道容易打通,而西部的民衆海産消費量低,冷鏈、交通等因素的制約,也進一步加大了市場開發的難度,家禽牲畜成爲百姓日常獲取蛋白質的主要渠道。 數據顯示,只有42%的中國人經常食用海産品,其余的的58%在人口稠密的內陸地區消費很低。農業部公布的中國官方數據顯示,福建、海南和上海等一些傳統的沿海地區,人均消費量超過25公斤,中國海鮮消費“貧富差”很明顯。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差異所導致,而是近千年生活方式、經濟、文化發展形成。 從消費年齡和群體來看 30-50歲收入、教育水平較高人群的人群消費高檔奢侈海鮮品頻次較高,但消費動機主要是社交和對品位的追求。中低檔海鮮消費則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退休人群中,他們的消費動機更多是對美味、營養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中國消費者對海鮮物種的偏好 在中國民衆心中哪些海産品是高檔海鮮的代名詞?三文魚、龍蝦、鮑魚、扇貝、生蚝、海蝦/對蝦、海參和帝王蟹等。 其中三文魚、龍蝦、鮑魚扇貝、生蚝、海蝦、海參等海鮮産品消費較高。 在中國市場,46%的消費者把食品安全性列爲選擇海産品時的重要考慮因素。同時,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可持續消費,數據顯示有18%的中國消費者認爲海産品是可持續性消費産品進而選擇購買。這兩個驅動海産消費的因素在中國的比例位列開展調研的18個國家的榜首。 消費需求、供應鏈、消費群體都在改變 日本作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費時代》裏,將1912年以來的世界分爲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解決溫飽,第二個發展階段是強調物質的貴重性,第三個階段是心理上的滿足感,第四個階段強調的是精神上的富裕。 仔細觀察下你的身邊,你會發現周圍人消費觀念不在一再的追求、崇尚奢侈品,轉而注重質量、健康、舒適度,消費理念逐漸回歸內心的滿足感,地方特色、人與人的滿足感上來。不知不覺,2019年中國逐漸進入到第四次消費時代。 在過去的幾年裏,人們健康、舒適體驗追求理念的叠代,悄悄的影響著海産行業的發展。中産階層的崛起以及公共健康意識的覺醒,使得人們越來越關注添加劑、轉基因、純天然等概念。 中國經濟增長在支撐下,居民海鮮消費越來越追求健康、無汙染和品質。 以鮑魚、海參、魚翅、龍蝦爲代表的高端海鮮宴席上菜品。如今無論價格還是購買渠道越來越貼近大衆化。 對于海鮮而言,就是消費者選擇産品時,非常看重品質,但如今品質不再成爲産品的賣點,而是成爲産品的基礎。精選則讓那些對品質有更高要求的人們通過價格排序、單獨評分等方式,挑選出更符合自己需求的産品。中産階級和其他消費人群不再像以前一樣願意爲高檔進口海鮮過高的溢價買單,也就是說,品牌的溢價在下降。 電商進一步迎合需求,推動中國海産變革而且電商平台的興起更將中國海産帶進便捷消費的新時代。 生鮮電商模式的不斷完善在逐步契合挖掘消費群體。生鮮電商的大力發展,從過去主打蔬菜水果到現在的海鮮産品,助力家庭海鮮消費新風尚。 從近年“雙11”購物節可以清晰感受到生鮮電商的快速發展趨勢,也可看到家庭海鮮消費的巨大潛力。在此前“京東”加拿大龍蝦熱賣數據統計中 ,26-35歲的的消費者占到近60%;更有高達76%爲已婚家庭人群消費;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天津則是購買加拿大品牌最多的前五名省市;大學及以上學曆的消費者占比達95%。 由線下引導線上,消費熱潮的核心最終將回歸到打通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即消費者、貨品、配送、供應鏈、供給側改革的融合。 這其中海産細分領域垂直B2B電商是中國海産供應鏈革新的主力。將全球優質海産源頭及國內生鮮市場進行智慧互聯嫁接,利用“互聯網+海鮮貿易”優勢,基于大數據驅動、通過垂直電商創新模式,使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打造集“信息流、物流、商流、資金流”爲一體的網絡運營鏈,致力于全面布局全球生鮮電商、倉儲、物流、金融生態圈,基于互聯網構建全球海産供應鏈,爲全國餐飲企業提供一站式采購便利,開啓全球生鮮進入中國市場的新態勢。 中國人的食譜一直在升級,過去稀罕的進口海鮮越來越多的進入到平常百姓家中。這不僅需要我們要有越來越鼓的錢袋子,那些食材的消費知識對我們也是一個挑戰。食譜升級背後是海産行業大發展以及催生“互聯網+”業態革新的新機遇。(本文轉自【海洋網、威海藍色發布】。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系wx@fishfirst.cn。) |
重點推薦 |
|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水産頻道”的所有作品,均爲中國水産頻道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注明“來源:中國水産頻道”。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水産頻道)”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中國水産頻道聯系。聯系方式:020-85595682。